光伏产业的概述
光伏产业,简称PV(photovoltaic),主要指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光电转换产业链条,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相关生产设备的制造以及光伏发电的应用等多个环节。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工作正在加速部署,光伏与“复兴号”高铁、国产商业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一起荣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光伏行业地位显著提升,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光伏的分类
光伏产业的下游应用主要为光伏发电,按照建设规划位置可将光伏发电系统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
我国光伏产业的发电量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量逐年增长。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其中光伏发电量约为4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光伏发电量43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
光伏新增装机量
光伏新增装机量再创新高,累计装机量突破300吉瓦,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来,在国家及各地区的政策驱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53.06GW,创历史新高,2018年,受光伏531新政影响,各地光伏发电新增项目有所下滑,全年新增装机容量为44.26GW,同比下降17%。
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13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仅为19.42GW,到2019年已经增长至204.58GW。在2013-2019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超过10倍增长。2023年,全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608.92GW,同比增长55%。
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
光伏发电系统建设成本呈下降趋势,光伏上网步入平价。
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主要由组件、逆变器、支架、电缆、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等关键设备成本,以及土地费用、电网接入、建安、管理费用等部分构成。其中,一次设备包含箱变、主变、开关柜、升压站(50MW,110kV)等设备,二次设备包括监控、通信等设备。土地费用包括全生命周期土地租金以及植被恢复费或相关补偿费用;电网接入成本仅含送出50MW,110kV,10km的对侧改造;管理费用包括前期管理、勘察、设计以及招投标等费用。建安费用主要为人工费用、土石方工程费用及常规钢筋水泥费用等,未来下降空间不大。2023年我国地面光伏系统的初始全投资成本为3.4元/W左右,其中组件约占投资成本的38.8%。非技术成本约占16.5%(不包含融资成本)。
光伏发电产品的出口概况
出口方面,2023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量也实现了高增长。硅片、电池片和光伏组件的出口量分别达到70.3GW、39.3GW和211.7GW,同比增长分别为93.6%、65.5%和37.9%。这一跃进不仅显示了中国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还反映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高度依赖。在出口市场分布上,欧洲和亚洲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2%和40%。荷兰、巴西、西班牙和印度则保持为中国光伏产品的前四大出口市场。
商启咨询认为,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现状显示了其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关键角色和领导地位。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中国光伏行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也在全球市场上展现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随着技术的进一步进步和全球市场需求的增加,中国光伏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光伏历年上网电价概况
2020年中国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结束,平价将至:中国上网电价政策经历了标杆电价、竞价、平价三个阶段,2020年是竞价项目收官之年,竞价项目规模26GW,同增14%,同时2020年也是光伏上网平价开启之年,平价项目33GW,同增124%,首次超过竞价项目规模。平价将至,2021年成为中国光伏上网全面平价的第一年。
光伏产业的企业竞争格局
光伏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2年企业光伏业务收入,可将光伏头部企业大体分为3个竞争梯队。其中,营业收入大于1000亿元的企业有通威股份、隆基绿能,其中通威股份以1424.23亿元的光伏业务营收位居榜首;光伏业务收入在500-1000亿元之间的企业有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中环股份;光伏业务收入小于500亿元的有保利协鑫、高景太阳能及爱康科技。
光伏产业的行业集中度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光伏行业实现稳步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吉瓦(GW)、318吉瓦、288.7吉瓦,同比分别增长63.4%、57.5%、60.7%、58.8%,这4个环节产值突破1.4万亿元。而与此同时,产业集中度在有不同方向的变化,硅片及组件的产业集中度有所下滑。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4个环节,产量排名前五企业在国内总产量中的占比分别为87.1%、66.0%、56.3%和61.4%,头部企业规模优势明显。
光伏产业的未来新增装机量预测
行业发展前景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为达到此目标,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在70-110GW之间。为达成2030年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光伏行业将成为长期处于高速发展的新能源行业之一,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将在120-140GW左右的新增装机量,2028年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累计装机量可能在1250-1380GW之间。
光伏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光伏成未来重要能源支撑,分布式光伏建筑成主流发展。
光伏产业市场总规模预测
据全球与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总规模达到3371.03亿元(人民币),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规模达到1289.42亿元。商启咨询预计,未来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将以13%的复合年增长率稳步增长,预计在2028年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总规模将会达到6210.90亿元。预计2028年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总规模将达到2522.84亿元,以20%的增长率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