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15338778581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研报告 >

2024护肤品行业研究报告节选 (附完整报告下载)

发布日期:2024-08-13  浏览次数: 351
      

功能性护肤品


功能性护肤品的定义

功能性护肤品指针对性地缓解或辅助治疗某些皮肤问题的一类化妆品(妆字号)或医疗器械(械字号),具备一定药理作用,行业正处于国产品牌崛起阶段。根据护肤品功能及功效的不同,功能性护肤品可分为皮肤学级护肤品、强功效性护肤品和医美级护肤品。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25.png

 

功能性护肤品的发展趋势

 

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国民消费不断升级等因素的驱动下,中国消费者对护肤品消费需求旺盛,寻求能同时满足其身心健康与审美需求的产品。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护肤产品来保护自己的肌肤健康。在“内卷”社会背景下,压力、焦虑、熬夜和失眠等问题困扰着越来越多的国人,其导致的皮肤敏感、暗沉、炎症、痘痘、黑眼圈、皱纹等也引发了大众的关注与重视。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28.png

 

功能性护肤品的市场规模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自身健康及肌肤护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皮肤护理产品种类繁多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居民越来越愿意将更多的支出投入个人护理,尤其敏感肌人群需求快速提升,促进了功能性护肤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将达到825.5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31.png

 

美白类护肤品的定义

 

美白护肤品

是指那些能够帮助减轻或减缓皮肤色素沉着,从而达到美白增白效果的化妆品。这类产品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皮肤,主要包括抑制黑色素的生成、阻断黑色素的转运、还原已合成的黑色素等。美白化妆品的风险程度相对较高,因此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它们被归类为特殊化妆品,并需要实行注册管理。

 

常见的美白护肤品成分

市场上常见的美白成分包括熊果苷、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烟酰胺等,这些成分通过各自的机制发挥作用,如维生素C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阻断黑色素生成的氧化链,从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此外,美白护肤品还包括一些物理遮盖方式的产品,以及通过防晒隔离紫外线来达到美白效果的产品。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34.png

 

美白护肤品市场规模


美白护肤品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料供应环节;产业链中游为美白护肤品生产环节;产业链下游为美白护肤品售卖和应用环节。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37.png

 

消费者的护肤诉求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呈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414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护肤品市场超过2000亿元,销售份额超过50%。随着护肤品市场的迅猛发展,消费习惯与行为趋势也产生了巨大变化。

 

根据调研数据,超过八成(84.26%)的消费者经常购买国货护肤品,表明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国产品牌。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国产护肤品在研发上的重视,尤其是对成分的科学安全性和对国人护肤习惯的深入了解与满足。这些努力使得国产护肤品在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39.png

 

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十大品牌排名

 

从品牌排名来看,根据买购网的统计数据,2023年薇诺娜以79.7的品牌指数在功能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科颜氏紧随其后,品牌指数为78.5;修丽可排名第三,品牌指数为78.0;理肤泉、润百颜、夸迪、玉泽、城野医生、珂润、芙丽芳丝依次排名第四至十位。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2022年中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规模约464.3亿元,其中贝泰妮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为49.44亿元,占比10.65%,排名首位;华熙生物紧随其后,占比9.92%;巨子生物、上海家化和敷尔佳分别占比5.00%、4.25%和3.81%。此外,欧莱雅集团、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也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定份额。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42.png

 

护肤品行业社会发展驱动力:男颜经济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为165.3亿元,同比增长30.0%,整体呈较快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3年1-6月,男士护肤品类销售额指数高达54050,其中男士洁面护肤品类占比为56.3%。当今社会,男性愈发注重个人护理和仪容仪表,不少男性已经开始使用彩妆修饰自己的面容。可以预见中国男性化妆品市场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45.png

 

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显示,中国护肤品行业整体呈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为585亿元,同比增长9.3%。近十年来护肤品品牌对消费市场持续投入和普及,消费者的肌肤护理意识日益增强,护肤品消费理念得到更新,因而促进了护肤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中国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020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48.jpg

 

年轻消费群体成为消费潮流主力

 

以80后、90后、00后为首的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中国消费主力人群。数据显示,中国年轻消费群体(15岁-44岁)数量约为5.55亿,约占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中国年轻消费群体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追求个性化的产品及服务。中国年轻消费群体网络触达方式多样,对种草与IP化等营销方式尤为热衷,品牌需针对不同人群选择合适的营销渠道和模式,以实现更全面的品牌信息传播与市场覆盖。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52.png


中国抗衰老市场规模

 

超六成中国消费者在26-35岁的年龄段开始关注抗衰老信息。2023年中国抗衰老市场规模达739.8亿元,同比增长10.4%。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抗衰老理念深度渗透,抗衰老消费需求得以进一步释放,中国抗衰老行业规模将稳步增长,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中国抗衰老市场规模将达到1123.6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55.png


产品颜值映射精神追求

 

超九成的消费者认为商品颜值会对消费产生重要影响,超五成新青年消费者认为高颜值产品能有效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高颜值的产品可以让使用者心情愉悦,所以产品外观及包装的设计、创意是新青年进行兴趣消费决策时的重点关注因素,在这个设计“内卷”的时代,品牌方要更用心研究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让「好看」成为兴趣消费产品的必要元素。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358.png

 

企业竞争情报案例:上海家化(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家化护肤、母婴等品类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个护家清实现了10.88%的增长,占营收比例37.63%,位列品类第一。主要原因是2022年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上海家化因减少营销费用,导致品牌投放不足,护肤品类线上线下表现均未达预期。此外,从地区分布来看,华东是上海家化主要的营收地区,这很可能是因为公司创立及营销活动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华中与华南地区营收不断增长,成为公司在国内的第二、三主要线下市场。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402.png

 

企业竞争情报案例:华熙生物(发展状况)

 

数据显示,华熙生物2022年营收超60.0亿元,净利润达15.3亿元,同比减少3.4%。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华熙生物年内净利润再次下滑且幅度较大,同比减少22.3%,华熙生物表示主要是由公司营业收入和综合毛利率下降所致。近年来,公司将产品线从原料逐渐拓展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相较其他产品业务,功能性护肤品反而成为影响公司营收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404.png

 

企业竞争情报案例:屈臣氏(发展状况)

 

数据显示,屈臣氏中国的收益的增速在疫情前已呈放缓趋势,疫情发生后,其收益更是出现负增长,同时毛利率也是逐年下滑。据其母公司的最新财报,2023年上半年屈臣氏盈利稳中向好,期内屈臣氏中国区营收88.84亿港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7.51亿港元,同比增长30%。此外,屈臣氏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2%,在消费市场渐进式复苏态势下,单店盈利能力逐渐恢复。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408.png


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预测

 

当前我国化妆品、护肤消费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据了解,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尤其是护肤品在化妆品消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有力拉动了消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4142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护肤品的销售份额超过50%,即护肤品市场超过2000亿元。商启咨询预计 2029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将突破3560亿元。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411.png

END

商启1000+行业研究报告 为投融资赋能

微信图片_20240813110414.jpg

查看更多 >>

推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