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可穿戴设备行业研究报告节选
(附完整报告下载)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的定义
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可穿戴设备的分类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智能眼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通过连接互联网,并与各类软件应用相结合,使用户能够感知和监测自身生理状况与周边环境状况,无需手动便能迅速查看、回复和分享信息,其功能覆盖了健康管理、运动测量、社交互动、休闲游戏、影音娱乐、定位导航、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由于可穿戴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多样化,因此有多种分类方法。
可穿戴设备-芯片
芯片是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直接决定可穿戴设备的性能优劣。目前可穿戴设备主芯片主要分为应用处理器(AP)和微控制单元(MCU)两种,其中MCU芯片通过超低功耗设计,有效延长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9中国MCU芯片市场现状研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MCU市场规模达493.2亿元,较上年增长13.67%,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531.2亿元。商启咨询预测,2028年中国MCU市场规模将达到907亿元。
可穿戴设备-传感器
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的核心组件,扩展了人类的感知能力,增强了人类“第六感”功能。我国传感器市场规模近年来实现显著增长,2022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为3096.9亿元,2019-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26%,2023年市场规模约为3324.9亿元。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5873亿元。
可穿戴设备-锂电池
电池技术是制约可穿戴设备功能扩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锂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续航时间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成为了可穿戴设备的理想选择。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锂电池产业前景预测与战略投资机会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消费型锂电池出货量约为59GWh,同比增长22.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消费型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6GWh。
可穿戴设备的市场结构
从可穿戴设备市场结构来看,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350万台,同比增长17.3%,其中,耳戴设备市场出货量1933万台,同比增长19.5%,占比达57.7%;智能手表出货量942万台,同比增长11.5%,占比达28.1%;手环出货量463万台,同比增长20.9%,占比达13.8%。
可穿戴设备行业细分市场-医疗设备
近年来,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规模不断攀升,伴随着利好政策的指引以及5G和物联网等信息基础建设的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143.7亿元,未来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张,预计2022年至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8.1%。
可穿戴设备行业细分市场-智能手表
智能手表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使用智能手表,中国智能手表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336亿元,2017-2022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7.0%,商启咨询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28年中国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04亿元。
可穿戴设备行业细分市场-AR/VR头显设备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对沉浸式体验的日益增加需求,未来AR/VR头显设备市场有望迎来扩大。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7全球及中国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VRHMD)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AR/VR头显设备出货量为810万台,同比下降8%。商启咨询预计,在Meta的Quest3和苹果的VisionPro等产品的推动下,2028年全球AR/VR头显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736万台。
可穿戴设备的总规模预测
2017-2021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不断增加。根据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1年第四季度》,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753万台,同比增长23.9%。2021年中国可穿戴市场出货量近1.4亿台,同比增长25.4%。2022年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呈现下降趋势,2023年出货量数量有所回升,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中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1148万台。
结合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设备出货量及产品平均价格进行测算,2021-202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波动趋势,预计2028年约达到1493亿元。
END
商启1000+行业研究报告 为投融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