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运营行业分类
体育赛事是指具备一定影响力、级别和规模的体育比赛,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也是竞技体育的主要活动形式,一般分为综合性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赛事以及职业性体育赛事三种。体育赛事运营是指组织体育赛事或获取赛事版权,并进行赛事推广营销、运营管理一系列商业运作的运营活动。体育赛事运营相关业务主要包括赛事运营与营销、赛事版权运营两个部分。
综合性体育赛事
有一定的期限,周期性的举办包含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综合性体育赛事活动。是一种比较大型的赛事活动。符合参赛资格的对象必须是通过选拔的具有代表性且健康的人,对于参赛人员的要求较为严格,比如:奥运会、亚运会等。
群众性体育赛事
是普通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途经,是全民健身的主要形式,这种类型贴近日常生活,普通的老百姓都可以参加。主要是四季跑、彩色跑、龙舟比赛等项目。
职业性体育赛事
职业赛事领域的参赛对象都是职业运动员,他们的训练和比赛目的性较高。有较为集中的训练标准,例如世界锦标赛、职业体育联赛等项目。
全国部分省市体育产业总规模
全球儿童体育培训人数
体育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根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到2035年,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是我国建成体育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全球儿童体育培训潜在需求人数
届时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将达到5%左右,考虑到目前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仅为1%出头,未来十年内,中国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有望超出预期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分析及预测
中国体育产业产出值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产出值由21,988亿元增长至27,372亿元,增长原因主要包括体育产业利好政策推出、体育服务业迅速发展、居民体育消费能力逐步提升等。
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
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预计至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20-2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8%,高于GDP增速。
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趋势
根据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的研判图表,商启咨询预测,2030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3059亿元,占国民经济2.53%,比重较低。
中国体育产业行业竞争格局
受政策利好、体育锻炼人数增加、体育场馆服务和体育培训教育项目井喷等因素综合影响,中国运动装备市场需求明显扩大。从营收情况来看,2019-2020年,中国体育用品市场营业收入由1.241亿元上涨至1.340亿元,同比增长8.0%。从细分产品营收结构来看,专项体育器材和健身器材的需求量最高,占比超50%。
中国运动服务用品市场呈现体量大和快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底,中国体育服饰行业市场规模已达3,150亿元,2016-2020年体育服饰占服装行业整体零售市场规模比重已由8.8%上升至13.3%。
国产品牌迅速崛起。2021年安踏集团在销售总量上首次超越耐克,累计成交额超46.5 亿元,同比增长61%。李宁作为国内第二大体育品牌,双十一天猫李宁官方旗舰店销售额达到10.6亿元,同比增长38%。
营收规模:中国运动服务用品产业本土品牌市场分化明显。2018-2020年,中国运动装备头部品牌安踏、李宁和特步整体营收呈增长趋势,其中,安踏营收远高于李宁和特步。
市值规模:安踏在运动品牌中一枝独秀。近年来,安踏持续扩大数字化投资,供应链灵活性获得提升,商品周转速度加快,其盈利能力及综合实力较强。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困境分析
体育机构专业化程度不足:从投资主体来看,我国体育场馆以政府投资建设为主,国有和集体主导运营的体育馆占比高达 56%。由于政府投资实行财政拨款制度,导致部分体育馆管理单位运营专业程度不足且缺乏优化动力,面临市场化运作不足、体育馆设备老化、经营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
体育场馆利用率较低:从体育场馆利用率来看,中国约52%的体育馆每周接纳数量少于500人次,经营效益不佳。
人才激励不足:
从薪酬水平来看,2020年体育行业就业人员平均薪资仅为51,300,约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员的二分之一。
人才培养模式不足: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国大学现有的体育课程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管理、实践运用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训练不足,学生普遍存在时间经验缺乏的问题,难以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人才供给数量不足:
根据《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从业人数将超过600万。
体育用品细分市场
运动服装、运动鞋、运动器材、运动防护用具和户外用品是体育用品行业主要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运动服装市场规模约为3800亿元,占体育用品市场的27.54%;运动鞋市场规模约为3300亿元,占23.91%;运动器材市场规模约为2800亿元,占20.29%;运动防护用具市场规模约为1700亿元,占12.32%;户外用品市场规模约为2200亿元,占15.94%。
中国体育场地总数
在2019-2022年中国体育场地总数中,2022年中国体育场地总数为422.68万个,2023年上半年中国体育场地总数为450.90万个,预计体育场地总数将再创历史新高。
中国体育场地数量
据调查,为了配合国家实施体育健康运动的政策落实,全国各地区也都采取了行动。例如,2023年北京市共举办了不同人群的赛事活动3.3万场次。北京的体育健身设施继续加快建设,创建43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改扩建14个体育公园,新建82处足球、篮球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新建更新3500件室外健身器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平方米以上,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中国体育赛事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体育赛事(运营)行业总体保持上升态势。虽然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体育赛事市场规模大幅缩小,但进入2021年市场开始回升,到2023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27亿元。
中国体育赛事行业体育场馆数量
近年来,我国体育赛事举办数量不断增加,以路跑赛事为例,根据田径协会数据,2023年,全国共举办路跑赛事699场。而作为举办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数量方面,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数量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
中国职业体育赛事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体育赛事市场持续发展,尤其在全民健身政策推动下,以及中超联赛、NBA等顶级赛事的进入,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市场上出现新类型的体育赛事,丰富了体育赛事行业的内容。这包括马拉松等路跑赛事的快速增长,2023年全国马拉松赛事共举办613场,总规模达到567万人。
职业体育产业在2023年获得了资本的青睐,特别是在电竞和户外等细分赛道。例如,英雄体育VSPO在2023年获得了18亿元的融资,显示了资本市场对体育赛事行业的信心。赛事运营、服务等传统赛道也依然是资本长线投资的重点,这进一步促进了体育赛事行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职业体育赛事目前仍然是我国主要的体育赛事细分市场。2023年我国职业体育赛事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73亿元。
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
2023年各级组织填报的群众赛事超过20万个,显示出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广泛性和普及度。不完全统计,超过7000万人参与了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这一数字体现了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广泛吸引力和社会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赛事内容丰富多元:从新年登高、行走大运河等传统活动,到飞盘、桨板、冲浪等新兴项目,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
民间体育赛事火爆:如“村超”、“村BA”、“村VA”等民间体育赛事火爆出圈,这些赛事不仅具有地方特色,也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
正因为体育赛事在群众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行业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2023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5亿元。
中国体育行业GDP占比及预测
在2010-2025年中国体育行业GDP占比及预测中,中国体育行业GDP占比不断增多,体育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市场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中国体育产业总支出占GDP比重
自2015年起,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持续升高,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国家的经济增长作出了较大贡献。据统计,2020年我国体育产业总支出占GDP的比重达2.69%。
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
我国体育用品经过多年发展,产业体系日益健全。经济增长、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及其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对体育精神的向往促使体育用品消费需求增长,体育用品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2021年,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为3433亿元,同比增长9.2%。2022年上半年,中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0.41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中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
需求方面,体育赛事行业的需求方为参加体育赛事的观众以及赞助方等。从体育受众角度来看,我国近年来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在不断增长,2023年已经超过5亿人,达到5.09亿人,这对于体育赛事而言,意味着庞大的需求空间。赞助方方面,随着疫情后,体育赛事重燃热情,体育赛事的赞助商数量和赞助规模也在不断上升。
中国体育相关企业行业分布
值得一提的是,在体育相关企业的行业分布中,批发与零售业占比达到63%,这意味着,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体育产业,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一定是离不开商业运营的融合的。
中国体育产业人口数量及预测
在2010-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人口数量及预测中,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人口为4.4亿人,预计2025年体育产业人口将达到5亿人。
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及预测
在2010-2024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及预测中,2022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为628.5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799.6亿元。中国健身器材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望迎来新发展。
随着国内人均消费能力的提高,居民的运动健身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与解压需求也成为中国健身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加之近期大量体育赛事的持续举办,人们的健身热情被极大点燃,健身房、健身器械等相关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中国消费者体育运动偏好
在2023年中国消费者体育运动偏好中,62.6%的消费者会选择羽毛球,53.6%的消费者会选择跑步,41.1%的消费者会选择乒乓球。
从中国消费者的体育运动偏好中,我们依稀能够窥见中国体育竞技的优势项目。也得益于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竞技优势,为这些运动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更加有利的发掘与培养相关人才,实现良性循环。
中国消费者购买过的体育用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