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贴身衣物行业研究报告节选
(附完整报告下载)
贴身衣物概述
贴身衣服是指穿在身体上,紧贴肌肤的衣服。通常用于修饰身形,保持身体舒适度,或者作为其他外衣服的搭配品。根据功能和材质的不同,贴身衣服包括内衣、内裤、背心、胸罩、袜子及天冷时穿着的秋衣秋裤等。
内衣:内衣是指贴身穿的衣物,包括肚兜、汗衫、汗襦、半臂、抹胸、胸罩等,通常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是现代人不可少的服饰之一。
内裤:内裤一般指贴身的下身裤子,分男装与女装两种,而且根据性别不同,款式也不同。
背心:背心是仅有前后衣身的无袖上衣。背心一般按其制作材料命名,如皮背心、毛线背心等。它可做成单的、夹的,也可在夹背心中填入絮料。
胸罩:胸罩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功能是用以遮蔽隐私及支撑乳房。
袜子:一种穿在脚上的服饰用品。《说文》:“韤,足衣也。”起着保护脚和防脚臭的作用。袜子是总称,按原料分有棉纱袜、毛袜、丝袜和各类化纤袜等,按造型上有长筒袜、中筒袜、船袜,连裤袜等。
全球贴身衣物市场规模
全球贴身衣物市场规模在 2020 年时为 298.3 亿美元,这一数据反映出当时该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而据商启咨询预计,到 2028 年,全球贴身衣物市场规模将迎来大幅度的增长,有望达到 1900 亿美元之多。在 2021 - 2028 年这一期间,其复合年增长率能够达到 9.36%,呈现出十分可观的发展态势。
全球内衣市场规模及预测
近十年以来,全球内衣市场总体保持着增长态势,全球市场规模由2013年的685.95亿美元扩大至2019年的755.21亿美元。由于疫情影响,内衣行业市场在2020年陷入低谷期,市场规模反比2013年更低,降至669.8亿美元。但在2021年情况好转,回升至744.76亿美元,商启咨询预计,未来数年内,全球内衣市场规模还将继续扩大,2030年预计可达1377.79亿美元。
全球内衣市场发展概况
2021年美国及中国女性内衣市场规模对比
2021年,美国女性内衣市场份额接近180亿美元,是全球内衣市场份额最高的国家。其次是中国,2021年市场份额超过170亿美元。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市场份额都在23.4至35.6亿美元之间。
全球男性内裤市场规模预测及增速
2022年,全球男性内裤市场规模为12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男士内裤市场规模将增至约224亿美元,在2023年至2032年的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5.8%。亚太地区是男士内裤最大且增长最快的市场,2022年的市场份额约为41.5%,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估计为6.0%。
全球男士内裤细分市场规模占比
男性内裤按类型细分可分为三角裤、平角裤等,按材质细分可分为纯棉、莫代尔等;长腿平角内裤引领男性内衣市场,2022年平角内裤类型占据了约33.6%的市场份额。
全球袜子市场规模预测
2023 年,全球袜子市场规模已然达到了 512.9 亿美元,这彰显出袜子作为日常必备的服饰品类,有着庞大且稳固的消费基础。而据商启咨询预计,到 2024 年,全球袜子市场的收入预计将进一步攀升,达到 548.5 亿美元,展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并且在 2024 年到 2028 年间,还能保持 2.79% 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稳步扩张。展望更长远的 2030 年,全球袜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996.9 亿美元,届时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贴身服饰细分品类占比
随着渗透率走高,线上红利稀释,叠加内衣等品类“试穿”刚需和消费者日趋明显的场景化购买需求驱动,不曾缺席的线下渠道重回舞台中央。从细分品类看,文胸市场份额为50%,其次保暖内衣、内裤、泳衣、家居服、袜子合计占比46%。
中国贴身衣物行业市场规模
2023年中国贴身衣物市场规模保持稳定,未来数年CAGR(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2%以上。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支撑消费全面升级,直接拉升刚需品类的消费频次与客单价,中国贴身衣物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中国贴身衣物市场规模将达到5650.7亿元。
中国女性内衣市场规模预测及增长率
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提升支撑消费全面升级,直接拉升刚需品类的消费频次与客单价,中国贴身衣物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2023年中国贴身衣物市场规模保持稳定,未来数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4.2%以上,商启咨询预计,2028年中国女性内衣市场规模将达到2650亿元,预计未来中国女士内衣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
中国女士内衣市场份额
从销售收入方面统计,女士内衣市场约占内衣市场的70%,而市面上较多内衣品牌均有女士内衣布局,同时,与男士内衣相比,女士内衣品牌与类别更加丰富,是构成我国内衣市场的一大重要组成,故内衣市场份额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女士内衣市场份额情况。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中国内衣市场中,市场份额占比最大的为爱慕股份,占比达到2.1%。其次为都市丽人,占比为1.3%。排名第三的为汇洁股份,占比为1.2%。可以看出,中国内衣市场份额高度分散,即使是头部企业,市场份额仅有2.1%。
整体内衣市场线上线下渠道规模占比
零售渠道模式加速升级
伴随我国整体零售业态发展进程,在行业的革新与技术推动下,以内衣为代表的贴身服饰从传统百货时代逐步迭代至如今的新零售纪元。随着线上流量红利见顶和线下体验刚需价值凸显,在中长期内衣零售渠道将呈现出全渠道融合态势,渠道间资源共享和业务互补并举,服务于消费者的体验融合。
内衣各品类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保暖内衣生产企业有近万家,市场竞争激烈,各种款式、面料、概念更新迅速,产品迭代升级的速度远快于其他服装品类。价格也从几十元至几千元不等,保暖内衣市场正向着多场景延伸,品牌之间的竞争也逐渐白热化。2022年我国保暖内衣占内衣整体市场份额不高,约8.9%。
中国内衣市场发展驱动力分析:社会需求
2015至2020年,中国内衣需求量从105.2亿件增长至172.1亿件,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3%。随着中国人均收入的增长和国人对于内衣消费观点的开放,内衣消费逐渐趋于时尚化、个性化以及多元化,中国居民对内衣消费的需求量也逐渐提升。
中国内衣行业消费者基础人群画像
购买内衣产品的消费者中女性占74.9%,男性占25.1%,58.4%的消费者年龄为27-39岁,19.5%消费者年龄为26岁及以下。其中,36%的受访消费者每月收入在5001-10000元区间,29%在10001-15000元区间。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拥有中高收入的85后和90后女性群体是内衣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相关品牌可更多针对这类群体进行产品营销。
中国家居服消费者洞悉:款式与价格接受度
在款式方面,73%消费者购买过成人款家居服,其次是情侣款与家庭款,分别有38.4%和35%消费者购买过。在价格方面,超五成消费者可接受100-300元的单价范围,25.4%消费者可接受300-500元的产品,仅有15%消费者选择了100元以下的家居服装。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家居服是休闲私生活的一种代表物,消费者在选购时会倾向于一同考虑爱人或家人的需求,情侣款与家庭款有庞大的潜在市场。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品质而非价格,中高档价位的家居服装受到市场欢迎。
中国保暖内衣市场规模
随着天气逐渐转凉,保暖类衣物即将进入销售“热”季。保暖内衣作为一款季节性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在款式、面料上的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服装品类。身处数字化时代的年轻消费族群,对潮流趋势的感知也越来越迅速。2022年我国保暖内衣市场规模399.6亿元,随着老年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保暖内衣的舒适性、审美性和功能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暖内衣的“银发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市场规模超400亿元。
中国男性消费者对内裤类型和颜色材质的偏好
男士内裤的类型偏好中,较为宽松的平角裤最为热门,占比63.2%;在颜色偏好中,更多消费者偏爱浅色系,占比48.4%;在材质偏好中,纯棉棉纺布料最受欢迎,占比58.0%,其次是棉麻与冰丝。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基于男士内裤类型与材质的偏好,可见消费者在选购男士内裤时多注重宽松及舒适感。
中国消费者对袜子的偏好
短袜与中筒袜较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分别占比为48.9%和42.5%。价格上,45.6%消费者能接受单价范围在20-50元的产品,40.4%消费者的接受范围在20元以下。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短袜和中筒袜是袜子市场目前较热门的品类,相关企业可针对这两类产品提高生产力度。
END
商启1000+行业研究报告 为投融资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