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动漫产业研究报告节选
(附完整报告下载)
动漫产品的分类
动漫,即动画、漫画的合称,是集合绘画、涂鸦、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而形成的艺术表现形式。
动漫并无标准分类方式,按形式分可以分为动画和漫画等;按受众年龄分可分为成人动漫、少年动漫、儿童动漫等;按剧情分可分为热血、奇幻、校园等。
全球动漫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动漫产业规模在近年来持续增长,2023年增长到3535.7亿美元,商启咨询预计,2030年全球动漫市场规模将达到6425亿美元,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中国动漫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约为2335亿元,同比增长6%;2022年,动漫市场规模表现为小幅度的上升,达到2382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2023年全国动漫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2500亿元,约为2525亿元,同比增长6%,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目前国内正处于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未来一段时间,动漫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政策措施不断完善,这些都将促进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商启咨询预计,2030年我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中国动漫细分市场规模
在动漫行业细分市场方面,网络动漫市场表现相对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接近400亿元,占全国动漫市场总规模的比重约为16%;排在后面的是动漫电影市场,市场规模约为80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3.2%左右,此外衍生品及其他市场规模之和达到约2045亿元,共同占有接近81%的市场比重。
中国动漫制作企业区域分布情况
区域竞争:动漫制作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目前,国内动画制作公司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省会城市或高校集中、经济发展较好的二三线城市,并初步形成了分别以北京为中心、以上海、杭州为中心、以广州为中心的三个区域产业集群,围绕武汉、长沙的中部地区,围绕成都、重庆的西南地区在近几年也有较快速的发展,但规模相对较小。
核心区
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一线城市集聚区
卫星区
中部地区的武汉、长沙等,西南地区的成都、重庆等
中国动漫企业地区分布
中国动漫企业在各个省份的占比情况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特点,以中国动漫市场调研报告整理得出,具体来说,华东地区的动漫企业占比最多,达到了35%,华东地区包括了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地区人才资源丰富,为动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紧随其后的是华北地区,占比约为24%,而华南地区的动漫企业占比为15%左右。这些数据表明,动漫产业更适合在发达地区发展,这些地区不仅经济基础雄厚,而且人才聚集,为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国动漫产业企业竞争派系
企业竞争:三足鼎立格局,衍生变现业务成为重点
我国动漫产业竞争大体上可以按企业最主要参与的产业链环节分为内容生产、内容传播、衍生变现三个派系。
内容生产代表企业有光线传媒、奥飞娱乐、祥源文化、汤姆猫等,大部分企业在着力打造自有IP的同时也布局衍生变现业务;内容传播代表企业有哔哩哔哩、腾讯控股、阅文集团、爱奇艺等,其中哔哩哔哩、腾讯和爱奇艺均为国内头部视频网站,阅文集团则拥有QQ阅读、起点中文网等知名文字阅读品牌;衍生变现环节代表企业有美盛文化、泡泡马特、华强方特、凯撒文化等,美盛文化是动漫衍生品全球龙头,泡泡马特是国内领先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华强方特则是全球前五大主题公园集团之一。
内容生产
光线传媒、奥飞娱乐、祥源文化、汤姆猫等
内容传播
哔哩哔哩、腾讯控股、阅文集团、爱奇艺等
衍生变现
美盛文化、泡泡马特、华强方特、凯撒文化等
中国动漫衍生品及其他市场规模及增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动漫衍生品行业销售和推广得到进一步扩大。同时,网络文化的兴起,使得原创动漫作品更容易被大众发现和传播,从而催生了更多的动漫衍生品。此外,随着粉丝经济的崛起,动漫衍生品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粉丝们对动漫衍生品,特别是流行衍生品热情旺盛,愿意购买与其喜爱作品相关的衍生品,如周边商品、漫画、动画片等。这为动漫衍生品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整体来看,动漫衍生品行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23年中国动漫衍生品及其他市场规模约2046.4亿元,同比增长1.72%。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动漫衍生品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动漫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动画制作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漫画市场规模约为1500亿元,而游戏市场规模也达到了约1500亿元。可以看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市场格局。
备案电视动画片题材分布情况
近年来,动画作品的选题更加开阔,以扎实的内容、新颖的构思涵盖现实、科技、生态环保、革命、人文历史、体育等多类题材。电视动画中以童话为首的“1+N”结构趋于稳定,作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载体,童话和教育题材在电视动画中仍占绝对优势,占比总和超过60%。其中,童话题材261部7.24万分钟,占比43.65%;教育题材123部5.03万分钟,占比20.57%,涌现出《心灵守护者》《毛毛镇之海洋大发现》等多部以奇幻想象寓教于乐的优秀动画作品。科幻及文化题材的动画作品显著增多,其中科幻题材达到72部1.96万分钟,占比12.04%;文化题材67部1.83万分钟,占比11.2%。此外,现实、历史和其他题材分别占比4.68%、3.34%和4.52%。
网络动画充分体现出面向青少年的特点,《斗罗大陆》《少年歌行》等传奇题材的部数占比高达43.43%,共205部2245集;青少年题材紧随其后占比约11.86%,共56部2448集;然后是科幻和都市题材,部数占比分别为6.57%和5.72%,共计31部302集和27部274集。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扶持引导下,面向少年儿童的优秀网络动画片显著增多。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少儿网络动画片新上线429部,同比增长140部,涌现出如低幼儿童科普动画片《科技探索小队!出动!》、青少年现实题材动画片《左手上篮》等多部有意思更有意义的优秀网络动画作品。
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广电总局所管控的电视动画片的备案数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我国将来一段时间里动画作品的制作体量情况。从备案作品的具体类型分布来看,发现在2022年度的国产电视动画片中,以童话题材为主导的作品占据了支配地位。足以证明,目前国内的电视动画片制作重点仍是针对少年儿童这个群体的需求来投入产品研发和提供相关服务,2023年中国动画制作行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9.7%。
中国动画制作行业竞争格局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追光动画有限公司以及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实力派厂家。不仅具备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在动画制作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历史,并且在过去的岁月里也曾创造出不俗的业绩,目前他们正处在企业发展的快速崛起时期。
目前,光线传媒已经通过直接或者间接投资的方式,涉足了十月文化传媒、凝羽动画设计、好传动画科技、彼岸天动漫、可可豆动画艺术等众多子品牌,并且成功推出了诸如《大圣归来看守》、 《大鱼海棠》、《茶啊二中》、《哪吒》、《秦时明月》等诸多获得市场高度认可的经典作品。
中国动画电影制作市场集中度
动漫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据2023-2028年中国动漫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统计,全球动漫市场总规模已超过每年5000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扩大。这一数字让人不禁感叹动漫产业的巨大潜力和吸引力。结合动画电影票房占比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概括我国动画制作行业当前的发展情况。2023年,我国动画制作行业市场集中度CR4和CR8分别约为68%和85%,可见我国动画制作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
日本漫画市场规模
2020年,人气漫画《鬼灭之刃》热卖,加上日本政府因疫情在多地实施居家措施,这些因素都推高了漫画的销量,日本漫画市场规模达到6126亿日元,创下了自1978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较上年增长了23%。
网络漫画及动画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中国网络漫画市场规模
2020年,中国网络漫画市场规模达33.5亿元,同比增长25%,相比2016年的3.0亿元增长了1016.67%。
中国网络动画市场规模
网络动画市场规模同样保持高速增长,2020年达205.2亿元,同比增加24.7%,相比2016年增加279.30%。网络动画市场规模远超网络漫画。
泡泡玛特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
北京泡泡玛特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公司。发展十余年来,围绕全球艺术家挖掘、IP孵化运营、消费者触达、潮玩文化推广、关联产业投资整合五个领域,构建了覆盖潮流玩具全产业链的综合运营平台。在动漫衍生品领域,公司通过打造具有创新性的动漫衍生品,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底,泡泡玛特在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共开设超过450家线下门店和超过2300台机器人商店,并通过多个跨境电商平台触达全球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
END
商启1000+行业研究报告 为投融资赋能